以高校毕业生为代表的青年群体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人社部门出台了很多政策,采取了很多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此,结合目前我们开展的求职能力实训项目作一分享。
一、基本情况
求职能力实训营是什么?我理解,它是为青年就业而量身打造的项目,通过互动式教学、沉浸式体验,让青年在活动训练中潜移默化地转变就业观念,提升就业能力。这段话,体现了求职实训的三个主要特点。
(一)求职能力实训活动重点瞄准青年群体,针对三个典型问题。项目瞄准的群体非常明确,就是青年群体。我国当前青年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当然也包括长期失业青年)的就业工作,我们可以先以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为重点,逐步向其他青年群体延伸拓展。青年就业可能存在较多的问题,但本项目重点针对三个问题:即青年群体存在的就业意愿不强、就业目标不清、就业能力偏弱等问题。
(二)求职能力实训活动重在“实训”,关注两个层面的效果。求职能力实训活动重在“实训”,采取成人训练方式,主要是活动和训练;教学是“互动式”的,学生是“沉浸式”体验。目的是以“自助”的方式启发青年人思考,以“互助、他助”的方式激发青年人思想碰撞,帮助青年人在思想层面“想通了”(提高就业意愿,明确就业目标),在行动层面“行动了”(为就业做好各项准备)。
(三)求职能力实训活动要与公共就业服务联动,共同助力实现青年就业的目标。在思想通了,行动上动起来后,通过岗位匹配活动,促进其实现就业;通过和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持续联动,在6个月内持续关注、推荐其就业。在很多开展实训的地区,大家把求职能力实训作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推动青年就业的重要抓手,把公共就业服务的有关资源和措施与求职能力实训进行紧密联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项目意义
为什么要开展求职能力实训?
(一)总书记有指示。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宜宾学院考察大学生就业工作时强调,要做实做细就业指导服务;大家(高校毕业生)要保持平实之心,客观看待个人条件和社会需求,从实际出发选择职业和工作岗位,热爱劳动,脚踏实地,在实践中一步步成长起来。开展求职能力实训活动,是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做实做细就业指导服务”的重要抓手,目的是引导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保持平实之心,客观看待个人条件和社会需求,从实际出发合理选择职业和工作岗位,防止高不成、低不就。
(二)工作上有要求。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人社部门来说,开展求职能力实训,做实做细就业指导服务,既增加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的抓手,又培育了能面向青年群体提供有效服务的公共就业服务专业化队伍。“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强调要“实施青年专项技能培训计划。以高校和职业院校毕业年度毕业生和其他青年群体为培训对象,以提升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开展青年职业技能培训,增强青年群体适应产业发展、岗位需求和基层就业的能力。”开展求职能力实训项目,也是部里推动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措施之一。
三、项目进展
(一)2021年开展试点。2021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提升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关于开展求职能力实训营项目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上海市等为试点地区;明确将项目纳入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支持试点地区按“通用职业素质”培训类型纳入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补贴政策。
(二)2022年安徽推动。安徽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印发《关于开展求职能力实训营项目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按“通用职业素质”培训类型纳入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补贴政策;可选用两种模式,一是参照安徽省创业模拟实训项目给予相关经费补贴,二是以项目化运作方式购买服务。
(三)2023年不断扩面。2023年,指导中心转发安徽省厅文件,提出:有意愿开展求职能力实训项目的地区,可结合实际出台细化文件或方案,我中心将在师资培训、技术指导等方面予以支持。通知下发后,各地积极响应。截至目前,上海、安徽、四川、北京、重庆、贵州、浙江、湖北、宁夏等9省(直辖市)已开展求职能力实训工作。近期,江西、黑龙江、吉林等地将陆续开展求职能力实训工作,预计至今年年底,开展工作的地区将达到15-20个省。
四、项目成效
目前,求职能力实训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受各种因素影响,各地求职能力实训的就业效果数据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整体上看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实训一周后平均就业率为39.5%,3个月后平均就业率为61.3%)。
截至9月底,安徽省共实训27个班(共712人),实训一周后就业率44.8%,3个月后就业率76.9%,6个月后就业率92.6%。
7月,贵州省贵阳市举办学员班,21名学员(长期失业青年、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三种类型都有)参加,培训后有19名学员成功签约,签约率达90%。
7月,北京市举办首期学员班,26人完成实训,1个半月后的社保数据显示已有21人就业并缴纳社保,高质量就业率80.8%。
除了促进就业,项目还有其他效果。对于慢就业或懒就业或就业意愿很低的人,通过这个实训,虽然没有就业,但也有效地对其就业准备过程进行了积极干预,这方面有很多数据,在此就不一一汇报了。此外,通过这个项目实现了与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联动,提升了公共就业服务的质量,包括公共就业服务有一支就业指导的专家团队的培养,在这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五、下一步工作想法
(一)扩大实训工作范围。紧密对接“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职业技能培训规划,结合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工程,打造面向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的精品就业服务项目。下一步,将基于地方需求,举办师资班提供师资支持和技术服务。
(二)开展培训师培训。按照部里培训计划,6月10-17日,举办了首期求职能力实训工作培训班。我们计划每年举办一期培训师培训班,由各地推荐优秀的讲师参加。
(三)提供技术支持。近期,将适时出台相关技术文件,指导各地规范开展师资班、学员班;结合地方需求,推出示范性课件,组织讲师教学交流;结合各地试点过程反映的问题,不断修改完善教材;探讨建立求职能力实训营师资线上管理平台。
(四)做好后续就业服务。参加求职能力实训营后的就业率、就业质量是体现求职能力实训营价值的关键指标。中心将继续指导各地探索建立求职能力实训营与就业服务紧密联动的工作机制,发挥求职能力实训营讲师力量,共同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拟建立在实训营结束时、结束后3个月、结束后6个月三个关键节点的就业率统计制度,与地方一起做好后续就业服务工作。
(五)探讨和公共就业服务专项业务竞赛联动。一是拟授予公共就业服务专项业务竞赛职业指导“全国十佳”人员培训师候选资格,优先参加部里组织的培训师培训活动;二是拟增设求职能力实训讲师赛赛道,组织各地优秀讲师进行竞赛比拼,讲师赛“全国前三名”人员自动授予培训师资格。